犇驰财经

投研视点 | 解锁CLL疾病用药市场:现状、机遇与展望

东方财富网 2025-01-10 5818浏览量

(来源:太平基金)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常见的成人白血病类型,近些年来,由于人口老龄化情况愈发严重,诊断技术也在不断提升,使得 CLL 的发病率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这也让 CLL 疾病用药市场成为了医药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一个细分领域。深入了解这个市场的规模大小、竞争状况、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其中潜藏的投资机会,对于行业内的从业者以及投资者而言,有着极为关键的意义。

从全球范围来看,CLL 的发病率大概在每 10 万人中有 4 - 6 例,而且在老年人群中较为高发。随着人们平均寿命的延长,处于高危年龄段的人口数量日益增多,每年新增的患者数量也在稳步上升。以欧美那些发达国家为例,它们步入老龄化社会的进程较快,CLL 患者的绝对数量在全球占比颇高,预计在未来 5 年里,欧美地区的 CLL 患者数量将会以每年 3% - 5% 的速度递增。而在新兴经济体,像是中国、印度等地,伴随医疗可及性的逐步改善,以前那些没被确诊的患者慢慢被发现,保守估计每年新增患者数量的增速会超过 10%,这无疑为用药市场的持续扩大奠定了基础。

图:全球 2016-2030E NHL 不同亚型患病人数(万人)

图片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图片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

CLL 一般属于慢性进展性疾病,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用药来维持治疗,从确诊到疾病出现进展,中位生存期能够达到 10 年甚至更久。当下主流的治疗药物,每年人均花费在 5 万 - 20 万美元之间,涵盖了化疗、靶向治疗以及免疫治疗等各类药物。如此长期且昂贵的治疗方案,意味着单个患者在整个病程中的用药费用相当高,累计起来就为整个市场创造出了十分可观的营收空间。据市场调研机构推测,全球 CLL 疾病用药市场规模有望从当前的百亿美元级别,在未来 10 年内突破 200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 7%。

在 CLL 治疗领域,几家大型跨国药企凭借自身深厚的研发积累以及先发优势占据了主导地位。罗氏的利妥昔单抗开启了 CLL 靶向治疗的新纪元,后续还持续对产品进行更新迭代,其系列产品在全球市场的份额超过30%;艾伯维与强生联合开发的伊布替尼,作为首款 BTK 抑制剂,上市后便迅速抢占市场,凭借出色的疗效在欧美市场占有率超过 20%,它们依靠品牌影响力、销售渠道以及临床数据优势,掌控着高端市场,主导着产品定价权。

不过近年来,一批专注于肿瘤创新药研发的新兴药企蓬勃兴起,它们利用本土成本优势、采取差异化临床试验设计,尝试从细分人群切入,打破跨国药企的垄断局面,当前新兴药企总体的市场份额虽然还不到 20%,但其增长的劲头却极为迅猛。

随着基因编辑、细胞免疫治疗等前沿技术的持续推进,CLL 的治疗有望迎来全新变革。CAR - T 细胞疗法在血液肿瘤治疗方面已经初步显示出成效,针对 CLL 的临床试验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当中,如果这项技术能够成熟并实现商业化,将会彻底颠覆现有的治疗模式,为复发难治性患者带来治愈的希望,到那时必然会催生出全新的市场需求与格局,预估在 5 - 10 年内有望为市场贡献超过 30 亿美元的增量。

为了提高疗效、延缓耐药情况的出现,联合用药已然成为必然趋势。药企们正在积极探索靶向药之间、靶向药与免疫调节剂等多种组合方式。例如 BTK 抑制剂联合 CD20 单抗,临床研究表明这种组合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未来一旦获批,将会扩大适用人群范围,进一步拓展市场边界,促使整体用药市场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

图:BTK 抑制剂全球市场规模(亿美元)

图片来源:百济神州公司公开演示材料、Deutsche Bank Report2022图片来源:百济神州公司公开演示材料、Deutsche Bank Report2022

总之,CLL 疾病用药市场在患者数量增长、治疗方法迭代等诸多因素的驱动下,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当下竞争激烈,市场格局也在逐渐发生变化,未来充满了革新的希望,无论是聚焦于药企的创新突破,还是关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其中蕴含的投资机会都非常值得深入挖掘。不过与此同时,也要留意研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政策监管等不确定因素,唯有精准洞察市场、审慎进行布局,才能够在这片潜力巨大的市场中获取收益。

(作者闫庚威为太平基金研究部研究员)

MACD金叉信号形成,这些股涨势不错!
标签:
文章来源声明:东方财富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