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技术赋能可穿戴设备产业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可穿戴设备迎来颠覆性变革。一是产品形态上,新型可穿戴设备呈现隐形、轻量、柔性趋势;二是交互模式上,新型可穿戴设备将完全颠覆传统人机交互;三是技术路径上,新型可穿戴设备逐渐剥离手机生态,开辟独立的终端技术路线。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发展可穿戴智能设备产业,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其研发和应用。在政策+市场双重驱动下,运营商应积极布局,强化在可穿戴设备产业链中的角色地位,在新型赛道上积极抢占和打造新的增长极。从目前落地应用情况来看,TWS耳机、智能手表、AR智能眼镜这三大主流终端产品都已经搭载了AI(人工智能)技术。
IDC预计,2024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达到5.6亿台,增长10.5%。预计到2028年底,出货量将增至6.46亿台,复合年均增长率为3.6%。随着科技巨头陆续推出相关新品,在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的同时也为消费者带来更丰富的产品选择。无论是与智能手机更深度协作,还是剥离智能手机生态独立发展,智能可穿戴设备领域涌现出的创新产品都值得人们期待。
36只概念股业绩增速可期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涉及智能穿戴的概念股多达170余只,截至3月21日收盘,概念股合计A股市值3.24万亿元。今年以来,概念股平均涨幅10.19%,跑赢同期上证指数。其中8股累计涨幅超50%,包括汉威科技、翱捷科技-U、卓翼科技、弘信电子、长盈精密、利尔达、宜安科技、云鼎科技。

汉威科技累计涨幅110.51%,排在第一位。公司柔性微纳传感器可广泛应用于人机交互、智能可穿戴等领域。该股还涉及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氢能源等题材。今年2月27日盘中,该股创下近9年新高,最新收盘价较年内高点回撤17.98%。
未来增长潜力方面,据数据宝统计,根据5家以上机构一致预测,2025年、2026年净利润增速均有望超20%的智能穿戴概念股有36只。3只千亿元市值的龙头公司入围,分别是京东方A、蓝思科技、科大讯飞。
从估值水平来看,截至3月21日收盘,上述36股中,9股滚动市盈率(PE)低于40倍,如华凯易佰、欣旺达、水晶光电、欧圣电气、快克智能等。此外,11股市净率(PB)低于3倍,如京东方A、风华高科、欣旺达、豪鹏科技、华凯易佰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