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目睽睽下,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之间一场罕见的外交争执让国际社会震惊,也让外界为乌克兰危机的走势捏一把汗。
当地时间2月28日,原本是泽连斯基与特朗普见证美国与乌克兰矿产协议签署的日子。用特朗普的话来说,这份协议“价值”1万亿美元。
在协议签署前的双边领导人会晤中,起初会议气氛相对友好,但在特朗普表示“愿意再回答一个问题”后,泽连斯基与特朗普,以及一同参会的美国副总统万斯之间爆发了激烈的唇枪舌剑。这段长达十多分钟的争执通过现场直播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
此后,泽连斯基被请出了白宫,与特朗普的午餐会被取消,双方记者会也被取消,美乌矿产协议自然也未成功签署。泽连斯基此次美国之行空手而归。特朗普后续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泽连斯基在椭圆形办公室不尊重美国,他可以在准备好实现和平时再回来。”
与美方的会谈不欢而散后,泽连斯基并没有在美国停留。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3月1日,泽连斯基已经抵达英国。就特朗普和泽连斯基会面“谈崩”一事,英国首相斯塔默提议3月2日在伦敦召开会议磋商如何应对。十多名欧洲国家和欧盟领导人以及泽连斯基本人都将与会。

“用商业逻辑处理乌克兰危机”
接受第一财经采访的专家均对美乌领导人“谈崩”一事并不意外,但未曾料到在外交场合出现如此罕见的冲突。
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韦进深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特朗普与泽连斯基的会谈最终以“谈崩”收场并不意外:一方面,特朗普急于希望在与俄总统普京会晤之前“搞定”乌克兰,在处理俄乌问题上秉持所谓的“商业逻辑”,即花费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利益。
“这种以压促和的做法招致泽连斯基的抱怨和抗议在意料之中。另一方面,对乌克兰来说,泽连斯基最大的目标并非签署矿产协议本身,而是希望美国继续向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和军事援助,而这正是特朗普不愿意承诺的。”他分析道。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执行院长杨成则认为,泽连斯基与特朗普和万斯的互怼以及最终一拍两散,再一次展示了现实主义传统及其丛林法则和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强势回归,也充分证明外交既是一门精打细算的科学,更是一项相互妥协的艺术。“中国先贤早就提出了大小国相处之道,可惜这次双方行为都背离了上述原则。”他说道。
韦进深还表示,会晤之后,泽连斯基在社交媒体上称“乌克兰需要公正和持久和平”,泽连斯基对会谈的“不公正”的感觉正是谈崩的关键。
作为乌克兰局势的另一方,俄罗斯也密切关注这场谈判。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3月1日,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评论称,“泽连斯基的美国之行在政治和外交上完全失败”,只有彻底消除俄乌冲突的根源,才能实现公正持久的和平。她表示,俄乌冲突的根源有三个:西方违背北约不东扩承诺、北约吞并整个欧洲地缘政治空间并推进至俄边境,以及乌克兰方面蓄意消除俄罗斯的语言、文化和信仰。
大西洋两岸对泽连斯基和乌克兰的看法存在极大的分歧。
美乌领导人会谈后,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Atlantic Council)在网站发文称,泽连斯基已经损害了他与美国总统的关系,而且这种损害可能是永久性的,“除非未来几天发生重大变化,否则泽连斯基不仅会在与特朗普和普京的潜在对话中被排除在外,而且会完全被排除在外。”
韦进深也告诉第一财经,特朗普在短时间内促成俄乌之间停火的表态显得过于乐观,乌克兰危机作为冷战后欧洲最大的地缘政治事件,其复杂性远超特朗普在竞选时的认识,“短时间内实现停火、迎来和平仍充满变数。”
前述观察者表示,对于特朗普来说,这是他上任后试图实现俄乌和平协议的一次重大挫折。但是他也担心,当前局面会使得未来各方对俄乌和平协议的达成要价更高。
美乌领导人谈崩后,斯塔默、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朔尔茨、北约秘书长吕特、欧洲理事会主席安东尼奥·科斯塔等一众欧洲领导人都对泽连斯基表示了支持。据央视新闻消息,1日,英国财政大臣蕾切尔·里夫斯与乌克兰财政部长谢尔盖·马尔琴科签署一项向乌提供22.6亿英镑贷款的协议,用于加强乌克兰的国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