犇驰财经

上银慧恒收益增强债券财报解读:份额增长18.6%,净资产大增29.18%,净利润达1046.41万元,管理费69.9万元

东方财富网 2025-04-09 6404浏览量

2025年3月31日,上银慧恒收益增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该基金在过去一年中,基金份额、净资产、净利润等关键指标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同时投资策略和市场表现也呈现出一定特点。这些变化不仅反映了基金在过去一年的运作成效,也为投资者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参考。

主要财务指标:净利润扭亏为盈,资产净值显著增长

本期利润与已实现收益

上银慧恒收益增强债券型基金在2024年实现了业绩的大幅改善。A类份额本期利润为7,698,938.23元,C类份额为2,765,145.67元,而在2023年,A类份额亏损5,325,509.92元,C类份额亏损280,499.76元 。从已实现收益来看,2024年A类份额为2,212,051.52元,C类份额为1,188,856.84元,扭转了前两年的亏损局面。这一转变得益于基金投资策略的调整以及市场环境的变化,使得基金在资产配置和投资操作上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份额类别 2024年本期利润(元) 2023年本期利润(元) 2024年已实现收益(元) 2023年已实现收益(元)
A类 7,698,938.23 -5,325,509.92 2,212,051.52 -10,399,180.14
C类 2,765,145.67 -280,499.76 1,188,856.84 -468,084.23

净资产变化

2024年末,该基金的净资产合计为130,280,657.06元,较2023年末的100,930,068.41元增长了29.18%。其中,A类份额期末基金资产净值为91,831,520.27元,C类份额为38,449,136.79元。净资产的增长一方面源于基金利润的增加,另一方面也与基金份额的变动有关。这表明基金在过去一年中不仅实现了盈利,还吸引了更多投资者的关注和资金流入。

份额类别 2024年末基金资产净值(元) 2023年末基金资产净值(元) 增长率
A类 91,831,520.27 95,176,181.61 -3.51%
C类 38,449,136.79 5,753,886.80 568.20%
合计 130,280,657.06 100,930,068.41 29.18%

基金净值表现:跑赢业绩比较基准,长期仍有提升空间

短期表现

过去一年,上银慧恒收益增强债券A份额净值增长率为9.07%,C份额为8.74%,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6.13%,两类份额均跑赢业绩比较基准,A份额超出2.94个百分点,C份额超出2.61个百分点 。在过去三个月和六个月的时间段内,同样实现了对业绩比较基准的超越,显示出基金在短期具备较强的盈利能力和资产配置能力。

份额类别 过去一年净值增长率 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 超出基准百分点
A类 9.07% 6.13% 2.94%
C类 8.74% 6.13% 2.61%

长期表现

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A份额净值增长率为 -13.68%,C份额为 -14.38%,而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5.93%(A份额对应)和5.26%(C份额对应),长期来看基金净值增长落后于业绩比较基准。这可能与基金成立初期市场环境不佳以及投资策略的调整适应期有关,但2024年的良好表现为基金未来的业绩提升奠定了基础。

份额类别 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净值增长率 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 落后基准百分点
A类 -13.68% 5.93% -19.61%
C类 -14.38% 5.26% -19.64%

投资策略与业绩表现:灵活调整应对市场波动

投资策略

2024年,基金基于对基本面的判断,采取偏防守的大类资产配置策略。上半年市场避险情绪升温,债强股弱,基金提高利率债占比,拉长久期,降低转债和股票仓位。三季度政策密集出台,市场情绪转向,基金在7 - 8月保持防守,9月增加高到期收益率的偏债类转债持仓,降低信用债占比。9月末,考虑到社交媒体对A股波动的影响,迅速增加股票和偏股转债持仓,降低利率债和信用债占比并缩短久期。四季度,股市大幅波动后成交量衰减,债市走强,基金及时调整持仓,降低权益持仓,高配利率债拉长久期,使得净值回升。

业绩归因

利率债、红利类股票与转债对基金净值贡献较多。在市场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基金管理人通过灵活调整资产配置,较好地把握了市场节奏,实现了净值的增长。例如,在三季度末股市反转时增加权益仓位,以及四季度末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持仓结构,都体现了基金管理人对市场的敏锐判断和灵活操作能力。

费用分析:管理费与托管费相对稳定

基金管理费

2024年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管理费为698,960.67元,较2023年的786,014.47元有所下降。其中,应支付销售机构的客户维护费为344,516.45元,应支付基金管理人的净管理费为354,444.22元。基金管理费按前一日基金资产净值0.60%的年费率计提,费用的下降与基金资产净值的变动以及市场环境有关。

年份 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管理费(元) 应支付销售机构的客户维护费(元) 应支付基金管理人的净管理费(元)
2024年 698,960.67 344,516.45 354,444.22
2023年 786,014.47 377,553.18 408,461.29

基金托管费

2024年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托管费为116,493.39元,2023年为131,002.39元。基金托管费按前一日基金资产净值0.10%的年费率计提,托管费的变化趋势与管理费相似,反映了基金资产规模和运营成本的综合影响。

年份 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托管费(元)
2024年 116,493.39
2023年 131,002.39

投资组合分析:股票与债券配置动态调整

股票投资

期末股票投资公允价值为3,537,455.04元,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为2.72%,较2023年末的19,817,567.22元,占比19.63%,有大幅下降。从行业分布来看,涉及采矿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传输等多个行业,其中恺英网络拓荆科技等个股占比较高。报告期内股票投资组合变动较大,累计买入和卖出金额超出期初基金资产净值2%的股票众多,显示出基金在股票投资上的积极调整。

债券投资

债券投资是基金的主要配置方向,期末公允价值为146,482,124.27元,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为112.44%。债券品种包括国家债券、金融债券、企业债券、可转债等。其中国家债券占比39.71%,可转债占比38.88%,反映了基金在债券投资上的多元化配置,通过不同债券品种的组合来分散风险和追求收益。

份额变动与持有人结构:份额增长,个人投资者为主

基金份额变动

2024年基金总申购份额为736,069,789.99份,总赎回份额为712,361,157.12份,期末基金份额总额为151,279,343.61份,较期初增长了18.60%。其中A类份额申购23,595,006.05份,赎回37,474,594.14份;C类份额申购712,474,783.94份,赎回674,886,562.98份。份额的增长表明投资者对该基金的关注度有所提高,市场认可度逐渐上升。

份额类别 本报告期基金总申购份额(份) 本报告期基金总赎回份额(份) 本报告期期末基金份额总额(份) 增长率
A类 23,595,006.05 37,474,594.14 106,385,476.97 -13.37%
C类 712,474,783.94 674,886,562.98 44,893,866.64 514.49%
合计 736,069,789.99 712,361,157.12 151,279,343.61 18.60%

持有人结构

期末基金份额持有人户数为11,081户,其中A类份额持有人6,468户,C类份额持有人4,613户。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为0,个人投资者持有全部份额,显示该基金以个人投资者为主。户均持有基金份额方面,A类为16,447.97份,C类为9,732.03份。

份额类别 持有人户数(户) 户均持有基金份额(份) 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份) 个人投资者持有份额(份)
A类 6,468 16,447.97 0 106,385,476.97
C类 4,613 9,732.03 0 44,893,866.64
合计 11,081 13,652.14 0 151,279,343.61

风险与机会提示

风险提示

尽管2024年基金业绩有所改善,但长期来看仍存在一定风险。从净值表现上,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净值增长率落后于业绩比较基准,反映出基金在长期投资策略和资产配置上可能需要进一步优化。市场风险方面,2025年经济环境和市场走势仍存在不确定性,若市场出现大幅波动,基金的资产配置和净值表现可能受到影响。信用风险上,虽然基金通过分散投资等方式控制信用风险,但债券市场信用事件仍可能对基金收益造成冲击。

机会提示

2025年,管理人预计市场可能出现结构性机会,如制造业盈利韧性较好,科技成长类行业可能受益较大。基金管理人计划保持久期的灵活性,择机提高权益占比,行业配置上更加分散。这意味着基金有望通过调整投资策略,更好地把握市场机会,提升业绩表现。投资者可关注基金在新一年的投资布局和业绩变化,合理调整投资组合。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标签:
文章来源声明:东方财富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