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人形机器人概念股像有个向上拉的牵引绳,爆火!
究竟怎么回事?一年前,工信部发布了长达 10 页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
这个意见明确指出,人形机器人发展目标,到2025年实现重大技术突破,到2027年使人形机器人成为关键的经济驱动力。
一晃一年就过去了,人形机器人现在是什么状态?
我从网上搜了下,这群“铁甲战士”像赶着开会一样蜂拥过来,国外的擎天柱2代、阿波罗……国内的智元机器人、宇树机器人、众擎机器人、傅利叶机器人、STAR1 人形机器人、先行者K2……
为啥要说这些机器人?
其实我重点要讲的是,人形机器人可能要“觉醒”了,成为未来的黄金赛道。
高盛预测,到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540亿美元。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甚至展望,长期来看,人形机器人需求量可能达100亿台。
那作为普通人,要想从这个赛道里分点好处,家里摆放一堆机器人显然不太合适。
别着急,我给大家介绍一个好工具——天弘中证机器人ETF(159770)。

想必大伙儿都在想,就凭这,咋能参与机器人市场,靠不靠谱儿?
听我慢慢地跟大伙儿唠唠。
为啥能涉猎机器人市场?
网罗资料,看到天弘中证机器人ETF(159770)跟踪的是中证机器人指数(代码:H30590.CSI)。
这个指数又是何方神圣?
名词解释一下,中证机器人指数从沪深市场中选取系统方案商、数字化车间与生产线系统集成商、自动化设备制造商、自动化零部件商以及其它机器人相关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上市公司中机器人相关证券的整体表现。
拆分解剖指数~
1、看行业分布
按照申万一级行业分类,中证机器人指数前三大行业分别为机械设备(54.3%)、计算机(22.5%)以及家用电器(10.3%),合计占比为87.1%。
2、看前十大重仓股
指数共包含70家上市公司,前十大重仓股集中度较高,为54.50%,包括汇川技术、科大讯飞、石头科技、大华股份、中控技术、机器人等公司。

3、看市值和盈利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证机器人指数成份股的总市值达10302亿元,主要分布在专精特新的指数成份股,以中小市值公司为主,100亿以下共计45家公司。指数在2024、2025、2026年的一致预测净利润分别为234.49亿元、308.53亿元、381.70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5.85%、31.58%、23.72%。
看到这,你可能又会有疑问,这也不是人形机器人啊?但是这个指数成分股很多和人形机器人相关公司是重合的,所以,明白了吧~~
天弘这只有什么优势?
很多朋友都知道,其实放眼市面上,同类型的产品有很多,比如跟踪中证机器人指数的ETF,我查了下就有5个,那为啥偏爱天弘这只?
因为它有这么几个不一样的地方:
1、规模:规模越大,说明喜欢的人越多。
WIND资讯,截至2024年12月31日,天弘中证机器人ETF(159770)规模达14.32亿元,是深市规模最大的机器人指数ETF。
2、资金流入:流入越多,说明投资者越看好。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天弘中证机器人ETF(159770)近20个交易日中有18个交易日获资金净申购,为全市场唯一;近20日和10日累计净流入额分别超6.1亿、4.2亿,净流入率分别为71.36%、41.29%。
3、用户数据:是新增投资者最直观的体现。
截至12月31日,天弘中证机器人ETF(159770)保有用户数和累计用户数分别为2.97万、11.95万,其中今年以来分别新增2.23、7.78万。
看吧,又大又吸金,妥妥的“宠儿”。
话说回来,“站在风口上的猪才能飞起来”,自身条件再好,也需要助力。
机器人产业“三重奏”
无论何种行业,有潜力才有前景,机器人行业未来会何去何从,来看下。
1、政策给力
近几年机器人相关政策持续推出,今年以来,随着人形机器人的快速发展,逐步成为政策重点推动的领域。
国家和地方联动,共同推动机器人的前行。
国家出台规划意见,指出2025年,中国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大脑、小脑、肢体”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整机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批量生产。

地方上呢,上海、北京、深圳等都制定了自己的机器人目标和计划。
2、行业未来空间广
根据咨询公司Statista预测,2021年机器人总市场空间为7288.86亿元,预计2028年达到18205.41亿元,CAGR13.97%。
从结构上看,2022年工业机器人占比75.53%,服务机器人占比24.47%。但未来服务机器人增速较高,渗透率持续提升,预计2028年服务机器人占比达到38.75%。
3、有着长期的发展逻辑
机器人产业逐步从专用走向通用,过去机器人智能解决特定的垂直领域问题,现在随着发展就要求机器人能适应多种工作环境,通用型机器人成为必要。
工业机器人较为成熟,但随着老龄化等,人形机器人将渗透到商业、家庭等各种环境。
机器人产业逐步从低端向高端渗透。
我国国产机器人崛起。
如此种种,中证机器人ETF未来估计将会大展拳脚,也愿大家在2025年能够跟上这波风,别被甩得太远。
风险提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指数基金存在跟踪误差。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前请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用户数据来源于天弘基金。
(转自:ETF之家)
MACD金叉信号形成,这些股涨势不错!